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12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棒曲霉毒素在出口浓缩苹果汁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榨季的中后期原料苹果的腐烂率较高时其质量分数超标的风险很大,在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实践中,发现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中,控制棒曲霉毒素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但不论哪一种或多种组合应用都应关注原料果的品种、生产季节和储存温度,因为这些因素是降低棒曲霉毒素质量分数和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2.
Advances in mass spectrometry and peptide biochemistry coupled to modern methods in electrophysiology have permitted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umerous novel peptide toxins from animal venoms in recent years. These advances have also opened up the field of spider venom research, previously unexplored due to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Many peptide toxins from spider venoms share structural features,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consensus sequences that allow them to interact with related classes of cellular receptors. The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useful agents for the study of voltage-sensitive and ligand-gated ion channels and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ir cellular subtypes. Spider peptide toxins have also been recognized as useful agents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and the study of pore formation in cell membranes. Spider peptide toxins with nanomolar affinities for their receptors are thus promising pharmacological tool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ysiological role of ion channels and as lea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therapeutic agents and strategies for ion channel-related diseases. Their high insecticidal potency can also make them useful probes for the discovery of novel insecticide targets in the insect nervous system 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icrobial pesticides.Received 19 March 2003;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9 May 2003; accepted 16 May 2003  相似文献   
63.
河南省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河南省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分析了水体中藻毒素的来源、毒理及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指出目前控制河南省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必须将水源水控制治理与净水工艺处理结合起来 ,优化水处理工艺和强化水源水体保护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4.
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检测及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5.
丙烯酸及丙烯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96h半致死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5.30、14.56、15.61、19.88mg/L;丙烯酸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扁藻(Platymonas elliptica)、小球藻(CHlorella minutissima)3种海洋微灌96h生长潜力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60.34、72.41、50.73mg/L;丙烯酸对丰年虫(Artemia salina)、网纹Shao(Ceriodaphnia reticulata)48h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43.50、135.41mg/L。结论:研究得出的丙烯酸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虽大于赤潮期间海水中丙烯酸的质量浓度,但远小于棕囊藻囊内质量浓度,说明棕囊藻产生的丙烯酸类物质对其他水生生物具有一定毒性,丙烯酸的产生与棕囊藻占据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绝对优势及赤潮期间鱼类的大量死亡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鱼腥藻PCC7120质粒上毒素抗毒素系统的蛋白质性质和相互作用,根据NCBI中PCC7120的α质粒上的all7155和asl7156基因数据,通过降落PCR克隆了目的基因(all7155/336 bp,asl7156/258 bp).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至p MD18-T构建了克隆载体,蓝白斑筛选了阳性克隆,经双酶切纯化后将目的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 ET30a(+),并转入表达菌BL21中,测序后证实构建成功,并利用IPTG诱导进行了表达.通过NCBI的BLAST蛋白比对,发现了all7155和asl7156与已知的Par D/E毒素抗毒素系统同源,可通过对此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蛋白性质来进一步认识Par D/E系统.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油菜防御酶系对芸薹根肿菌毒素诱导的响应,分别用不同体积分数(10%,25%,50%,85%,100%)的芸薹根肿菌粗毒素处理油菜幼苗,测定其对油菜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毒素处理一定时间,POD、SOD和P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高浓度毒素处理的酶活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POD活性在48 h时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4.20倍;SOD和PPO活性均在72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83和7.00倍;CAT和PAL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二者均在72 h时出现活性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的3.52和6.75倍.本试验表明,根肿菌粗毒素可诱导提高油菜叶片5种防御酶活性抵抗毒素的侵害.  相似文献   
68.
浙江自然海域养殖贝类3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子吸收法对2009年6-10月所采集的浙江自然海域68个样品中重金属Pb、Cu、Cd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不同海区的贝类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比较,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泥蚶、缢蛏、紫贻贝和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均为Cu〉Cd〉Pb,而青蛤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u〉Pb〉Cd。5种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Cu最高。不同贝类品种间重金属累积存在明显差异,泥蚶含Cd量最高,牡蛎含铜量最高。缢蛏、紫贻贝和青蛤体内重金属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和轻污染水平,但部分泥蚶体内Cd为重污染水平,部分牡蛎体内Cu为严重污染水平,其食用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应该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9.
机器人的动作是一切活动的基本单元。就足球机器人而言,好的动作设计实现是决策实现的重要保证。传统的强化学习模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恒定学习速率,导致在未知环境下收敛速度慢,且适应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作发育模型——基于新奇的动作发育模型;该模型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基于状态的遗忘均值的学习速率,更加符合人类发育的真实过程。模型采用内在价值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奖励、惩罚和新奇评判。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通过机器人截球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可以高效而准确地完成相应的截球动作。  相似文献   
70.
为消除渗出性皮炎对仔猪的危害,对发生该病的病死仔猪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与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出的两株细菌为猪葡萄球菌和松鼠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和松鼠葡萄球菌能分别产生表皮脱落毒素ExhB和ExhC,表明这两株葡萄球菌都有致病力。猪葡萄球菌和松鼠葡萄球菌均对头孢菌素Ⅰ类(先锋霉素Ⅰ、Ⅴ、Ⅵ)、头孢噻肟和丁胺卡那敏感,在临床上可选择这些药物预防和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